成型模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成型模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三国魏延之死真相诸葛亮设计诛杀魏延确有其事

发布时间:2021-01-07 09:52:23 阅读: 来源:成型模厂家

三国魏延之死真相诸葛亮设计诛杀魏延确有其事?

解读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都了解魏延这个人,在《三国演义》魏延因为勇武被诸葛亮重用,因为脑后长有反骨被诸葛亮设计诛杀,换句话说魏延就是蜀汉集团内部最大的反派。而事实上,魏延是死的最冤的人,关于这一点已经有很多学者产生共鸣,这些学者一致认为魏延没有反叛之心,《三国演义》的说法纯属子虚乌有。但在魏延的死亡过程上,却是众说纷纭。那么魏延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死亡过程?他的死亡真是诸葛亮设计的吗?提到魏延不得不说他的子午谷奇谋,这个计划如果实施,能不能成功?

网络配图

一、后事安排

公元234年秋天,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。诸葛亮在病逝前,安排杨仪统领大军返回蜀境,命魏延、姜维断后,并说魏延如果不听从安排,则蜀军主力立即开拔。果不如其然,魏延听闻诸葛亮逝世的消息后,认为北伐事业不能因为诸葛亮一人而中断,他愿意率领军队继续作战,并强调说他不愿居于杨仪之下。费祎把魏延的意思表述给杨仪,杨仪知道后,率领大军随即开拔。

按史书记载杨仪出身荆州襄阳,并且做事干脆利落,许多事情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。诸葛亮对后事安排的心思是,不要求领军者有帅才,要求领军者能够把大军顺利带回蜀汉。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后事安排并没有设计陷害魏延,诸葛亮的想法是保护大军周全。明显大军在魏延的手里,就不符合诸葛亮的宗旨;大军被杨仪带领,会让大军撤退时井然有序不致慌乱。魏延当时态度是“诸葛亮死了我是老大,你们得听我的,军权必须由我来掌握,我们要北伐,北伐,北伐!”

二、魏延之死

魏延知道杨仪撤退的消息后,不顾大军背后的安危,抢在杨仪前面烧毁栈道。魏延、杨仪两人互相上表刘禅说对方谋反,董允、蒋琬力保杨仪不会谋反。而杨仪命王平挑战魏延,王平将魏延的军队骂散,使得魏延亡命汉中。杨仪又派马岱追上魏延将其斩杀,马岱把魏延的头颅交给了杨仪,杨仪用脚踩踏魏延的头,骂道“你不是厉害吗?你再厉害看看!”可笑的是央视版《三国演义》中,曹操对关羽的头颅也说了类似的话,即“云长公,别来无恙乎?”

网络配图

深夜按,《三国志》记载,魏延的想法是想杀死杨仪,而不是去投降曹魏,他很可能成为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,魏延怎么会反叛呢?陈寿对魏延的评价是很公正的,算是给魏延平反了。我们不妨仔细想想,魏延真的是想杀死杨仪吗?答案是这样的,但魏延更多的想法是贪恋杨仪手里的军权,他把杨仪杀死,才会比杨仪高出一头,才会有机会独领军队进行作战。但魏延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正确的,他的所作所为是非常极端的。即使他没有反叛的打算,但他烧毁栈道的行径已经把他送上了不归路,因为修复栈道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、财力、物力。正是因为魏延这种行径,董允、蒋琬才会怀疑魏延谋反。魏延这时真是有口难辩,说到底魏延没有政治头脑,害死魏延的是他在政治上的幼稚。

三、子午奇谋

子午谷奇谋是怎么回事呢?《三国志》记载,魏延向诸葛亮请命,给予他一万精兵,两人走不同道路会师于潼关,如韩信故事。《魏略》记载更加清楚,魏延认为长安夏侯楙胆怯,他率领五千精兵由子午谷进兵,直抵长安城下,夏侯楙会不战逃命,那么长安就会唾手可得。但这两个记载中,魏延的建议都被否决了,使得魏延认为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。

网络配图

深夜按,《三国志》记载中,赵云、邓芝已经作为一支疑兵来吸引敌军主力,而陈寿没有说明魏延要走崎岖山路,那么诸葛亮、魏延就没必要分兵,如果分兵,很容易被敌军各个击破。但在《魏略》中,则写明了魏延想走崎岖山路,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。按照《魏略》的说法,魏延是能攻下长安的。原因一,《魏略》是魏人撰写,魏人对魏国当时的情形很了解,他认为魏国当时西北防守薄弱,容易被魏延搅个天翻地覆;原因二,用事后诸葛亮的观点来说,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,南安、天水和安定三郡脱离魏国的管控,而诸葛亮以后的两次大规模北伐,就没有这样的战果了,说明魏国加强西北的防守了,也就是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,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;原因三,魏延从公元219年到公元227年的八年时间里,一直驻守在汉中,作为临近敌军的地方司令,他会时刻调查留意关中的动态,他能说出那番话,说明了魏延掌握了足够的资料,他对魏国有了足够的了解。认为魏延不会成功的,无非就是说道路崎岖,万一被敌人堵截就会全军覆没。但前提必须是有敌军,关键是当时没有魏军注意子午谷的动态。魏国邓艾对蜀国的心理把握的就很准确,所以他才会敢冒风险偷渡阴平,最终灭亡蜀汉。

魏延的才能非常突出,相应他的性格也非常突出。他的性格既给了他发展的机遇,也使他最终身败名裂。

宁夏皮肤病医院

合肥眼科医院

南昌精神病医院